close
Images of ‘Wild Africa’: nature tourism and the (re)creation of Hluhluwe game reserve, 1930-1945
出處:Journal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31 (2005) 220-240
作者:Shirley Brooks
這一篇文章作者最直接的用意就在於,
一般所謂的自然保護區到底是真的「自然」還是假的「自然」,
站在地理學粗略的分類,
往往有自然與人文兩種,
而自然地景在第一時間通常會被歸納在自然地理,
但是自然地景一定就是「純自然」嗎?
顯然作者給了不同的答案,
因為眼前短時距看不出人為的力量,
但是拉長時間軸就會發現之所以可以保有眼前的「自然」,
是經過多少「不自然」的力量所造成結果。
本文以南非祖魯蘭的Hluhluwe保護區為例,
可以發現該保護區與當地人民的互動,
隨著管理員的心態會有所不同,
前者為吸引觀光客會從別地移入非當地物種而遭受生態學家的攻擊,
但是對於當地人民卻採合作的態度,
是當地人民為保護區的一部分,
但是後來的管理單位,
為確保保護區的自然環境,
開始計畫驅離當地人民,
因為「人」不是「自然」的一部分,
這個論述聽起來很怪,
但是在台灣的保護區,
某些人不也是有這樣的想法嗎?
全站熱搜